|

温州大学

当前位置:

首页>

实验教学>

教学体系内容>

根据环境学的学科体系,针对优势学科和协同中心对人才培养的要求,通过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,提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质量,中心本着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、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科教学理念,按照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完善、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。

1. 以安全为前提,建设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

3个教学模块(基础性实验课程、综合性实验课程和开放型创新性实验课程)、3个实践能力训练环节(课程实习、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)和2个结合(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、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)的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,具体如图所示。温州大学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、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,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高校,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实验教学的立足点,实现 “两个结合”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,“3个实验教学板块”和“3个实践能力训练环节”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。


图1 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

2. 基于学科科研优势创新实验教学内容

中心依托百余项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,基于“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促进科研反哺教学,在实践实验课程中开设研究性、设计性创新实验,鼓励教师,将最新前沿知识、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实验实践教学,基于上述要求,中心对教学内容作了如下改革。

(一)基础性实验综合化改革:

基础性实验综合化改革是针对某一门课程而言的。在课程内容和方法体系构建方面,将若干个小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整合,形成1-2个大的综合性实验项目,使得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接受综合训练和科研探究训练,提高学生的“自主学习”能力和“协作学习”精神。

(二)创新性实验系统化融合:

实验教学培养体系中的创新设计性实验模块,多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来替代。建设期内,依托“科研反哺教学”和“校企深度融合”在“体系内”构建2-4门“创新设计性实验课”,相当于 “校内实训课”,为学生企业实习和就业做好前期准备。

教学队伍

根据环境学的学科体系,针对优势学科和协同中心对人才培养的要求,通过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,提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质量,中心本着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、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科教学理念,按照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完善、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。

1. 以安全为前提,建设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

3个教学模块(基础性实验课程、综合性实验课程和开放型创新性实验课程)、3个实践能力训练环节(课程实习、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)和2个结合(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、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)的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,具体如图所示。温州大学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、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,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高校,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实验教学的立足点,实现 “两个结合”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,“3个实验教学板块”和“3个实践能力训练环节”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。


图1 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

2. 基于学科科研优势创新实验教学内容

中心依托百余项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,基于““3+3+2”实验教学体系促进科研反哺教学,在实践实验课程中开设研究性、设计性创新实验,鼓励教师,将最新前沿知识、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实验实践教学,基于上述要求,中心对教学内容作了如下改革。

(一)基础性实验综合化改革:

基础性实验综合化改革是针对某一门课程而言的。在课程内容和方法体系构建方面,将若干个小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整合,形成1-2个大的综合性实验项目,使得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接受综合训练和科研探究训练,提高学生的“自主学习”能力和“协作学习”精神。

(二)创新性实验系统化融合:

实验教学培养体系中的创新设计性实验模块,多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来替代。建设期内,依托“科研反哺教学”和“校企深度融合”在“体系内”构建2-4门“创新设计性实验课”,相当于 “校内实训课”,为学生企业实习和就业做好前期准备。

地址: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

邮编:325035

Copyright © 2023 温州大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
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

版权所有 © 温州大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